模拟电子技术整体脉络图如下: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包括电子电路的几何概念、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分析与设计工具。2.电子元件及特性:了解电子器件的基本特性,并学习各类电子元件特性的计算、测试方法,3.发射与收据技术:掌握电子设备发射和接收信号技术,包括电源,发射回收原理和系统,功率放大器,示波器,偏置等技术,4.模拟电子技术的运用:熟悉应用电子元件在电子设备中的工作原理,实际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开发电子设备,及对电子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养。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适用对象:学时数:通信工程本科72编写日期:2015.10执笔:彭小娟审核: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通讯、计算机等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Analog(模拟)电子技术和Digital(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信号的发生、放大、滤波、转换。模拟电子技术链接:提取码:i1pu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康华光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25年8月出生,湖南衡山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到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工作至今;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高校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
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业绩:长期从事电子技术教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部分》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材,自1979年以来,已出了四个版本,累计发行260余万册。第二、三版曾先后于1987、1992、1996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